推動長期照顧服務是政府的重要政策,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(24日)表示,目前各項財源足以支應長照當前規模,政府將打造一個以人為中心的長照體系,讓有需要的人都能夠獲得良好的照顧;衛福部也會在長照支付面提高誘因,吸引更多民間的資源投入,讓長照體系能夠發展的更成功翻譯
衛福部長陳時中24日參加「後長照時期服務發展之挑戰與因應論壇」時表示,目前長照經費共約新台幣400多億元,其中包括政府編列的178億元預算,以及菸稅225億元、遺贈稅20億元,以當前的長照規模來說,經費是綽綽有餘,不過,未來菸稅收入勢必將不足以應付長照需求的自然成長,因此如何在菸稅方面有所調整或是尋找其它財源,仍待進一步討論。
陳時中指出,目前推動長照所遇到最大的挑戰是,過去相關服務都是各自發展,體系、樣態不一,因此現在將由中央主導,規格化各類服務,將聚焦於初期照顧、活化老化、延緩失能、居家日照服務、長照接軌醫療體系、醫療體系的雙向轉診等面向,要建立真正以人為中心的長照,讓民眾無論居家或是在機構中都能夠獲得良好的照顧。陳時中:『(原音) 重要的是這樣的體系是要以人為中心,要整合性的健康照顧體系,每一個人、每一個職業、每一個身份都非常重要,因為這樣的體系需要所有人的投入,他才有可能做的好,提供華碩翻譯社們人民好的照顧。』
在外界關心的長照支付問題方面,陳時中表示,「目前的目標是要寬鬆」,衛福部會提高長照支付誘因,吸引更多民間的資源投入翻譯陳時中:『(原音) 在支付面方面,我們的概念很清楚,是要提高支付誘因,擴大民間參與,大家都知道現在人也困難、錢也困難,如何讓民間的活力注入長照體系,是我們現在要做的。』
陳時中說,政府目前提供的是屬於「基本型」長照服務,提供有需求者基本的、有尊嚴的照顧,但服務的規模會隨者長照的持續推動而不斷檢討改進、並且擴大,同時,也預留加值型、自費、創新服務的空間,以提供民眾更多的選擇。他強調,長照體系的發展絕對是有希望的,但仍然需要民間參與,才有可能會更成功。
以下內文出自: http://n.yam.com/rti/healthy/20170224/20170224098323.html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